掃一掃,微信關注我們
主營產品:電氣設備、儀器儀表制造, 壓電器,成套電氣設備,礦用機電設備,皮帶機綜合保護系統,電器,傳感器,工礦配件,電器配件,照明電器,開關,電子元器件,氣動液壓元件,自動化機械設備,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的,制造,加工銷售。
工具清單:
基礎工具:十字螺絲刀(規格 PH1,適配傳感器接線端子螺絲)、剝線鉗(剝線范圍 0.3-1.0mm2,避免損傷芯線)、萬用表(切換至直流電壓檔 / 通斷檔,用于檢測電源與線路);
輔助工具:壓線鉗(可選,用于壓接冷壓端子,增強接線可靠性)、絕緣膠帶(PVC 材質,包裹裸露芯線防短路)、扎帶(整理線纜,避免雜亂)。
材料清單:
線纜:推薦使用 RVVP 屏蔽雙絞線(規格 2×0.75mm2 或 3×0.75mm2,根據接線需求選擇,屏蔽層可抗電磁干擾),長度根據安裝距離確定(建議不超過 10 米,避免信號衰減);
冷壓端子(可選):若接線需頻繁插拔,選用 M2.5 規格冷壓端子(適配傳感器接線端子孔徑);
電源:需匹配傳感器額定供電,QD18-8NA 通常支持 DC 10-30V(優先選用工業常用 DC 24V 電源)。
安全確認:
斷開控制系統與傳感器供電電源,懸掛 “設備檢修,禁止合閘" 警示牌,避免帶電接線引發觸電;
若在易燃易爆環境(如化工車間)接線,需確認環境無可燃氣體泄漏,且使用防爆工具(如防爆螺絲刀),符合現場防爆要求。
設備核查:
型號確認:核對傳感器型號為 “QD18-8NA",確保與采購需求、控制系統適配(如 NPN 輸出需匹配 PLC 的 NPN 輸入類型);
外觀檢查:查看傳感器外殼無破損、線纜無斷裂,檢測端(感應面)無油污或金屬碎屑(若有,用酒精棉片擦拭清潔);
參數核對:查閱產品說明書,確認額定電壓(DC 10-30V)、輸出類型(NPN 常開)、負載能力(通常≤200mA),避免與實際供電 / 負載不匹配。
線纜顏色 | 功能定義 | 接線對象 | 備注 |
棕色線 | 電源正極(V+) | 直流電源正極(如 DC 24V+) | 需與電源正極嚴格對應,接反可能損壞傳感器 |
藍色線 | 電源負極(GND) | 直流電源負極(DC 24V-)、PLC 公共端 | 必須可靠接地,確保回路導通 |
黑色線 | 信號輸出端(OUT) | PLC 數字輸入端子(如 DI 端口) | NPN 常開輸出:無金屬檢測時為低電平(0V),檢測到金屬時為高電平(接近電源電壓) |
線纜處理:
剝線:用剝線鉗剝去傳感器線纜端部約 15mm 外皮,露出棕色、藍色、黑色三根芯線,每根芯線剝去 5mm 絕緣層,將多股芯線擰緊(避免松散導致接觸不良);
冷壓端子壓接(可選):將剝好的芯線插入冷壓端子,用壓線鉗壓接牢固,確保拉扯時芯線不脫落。
電源回路接線:
棕色線(V+):連接至 DC 24V 電源正子(如電源模塊的 “+24V" 端子);
藍色線(GND):連接至 DC 24V 電源負子(“GND" 端子),形成電源回路。
負載回路接線:
黑色線(OUT):連接至指示燈正極(或繼電器線圈正極);
指示燈負極(或繼電器線圈負極):連接至電源負極(與藍色線共地),形成負載回路。
接線示意圖:DC 24V+ → 棕色線 → 傳感器 → 黑色線 → 指示燈 → 藍色線 → DC 24V-。
PLC 電源與公共端確認:
確認 PLC 直流電源為 DC 24V(與傳感器供電一致),找到 PLC 的 “1M" 端子(數字輸入公共端,通常接電源負極)。
傳感器與 PLC 接線:
棕色線(V+):連接至 DC 24V 電源正極(可與 PLC 電源正極共用同一回路);
藍色線(GND):連接至 PLC “1M" 端子(公共端),確保傳感器與 PLC 共地,避免信號干擾;
黑色線(OUT):連接至 PLC 數字輸入端子(如 “I0.0" 端子),傳遞檢測信號。
冗余保護(可選):
在傳感器電源回路串聯 1A 自恢復保險絲,防止電源過流損壞傳感器;
在黑色線(輸出端)與 PLC 輸入端子之間并聯 1kΩ 下拉電阻(NPN 輸出適配),提升信號穩定性(避免電磁干擾導致的誤觸發)。
線路通斷與短路檢查:
用萬用表通斷檔檢測:棕色線與藍色線之間(電源回路)應無短路(電阻無窮大),黑色線與藍色線之間(輸出回路)應無短路;
用萬用表電阻檔檢測:傳感器線纜屏蔽層(若有)與芯線之間絕緣電阻≥1MΩ,防止屏蔽層破損導致漏電。
接線緊固性檢查:
輕輕拉扯各接線端子,確認芯線無松動(若松動,重新擰緊端子螺絲,扭矩控制在 0.5-0.8N?m,避免用力過猛損壞端子);
用絕緣膠帶包裹接線處裸露芯線,防止與金屬外殼或其他線纜接觸短路。
通電啟動:
緩慢接通 DC 24V 電源,觀察傳感器狀態指示燈(通常為紅色):電源正常時指示燈常亮(或閃爍,以說明書為準),若指示燈不亮,立即斷電檢查電源接線(正負極是否接反、電壓是否達標)。
檢測功能驗證:
無金屬檢測時: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檔測量黑色線(OUT)與藍色線(GND)之間電壓,應為低電平(0-0.5V,NPN 常開特性);
有金屬檢測時:將標準金屬物體(如 1.2mm 厚冷軋鋼板)靠近傳感器檢測端(距離≤8mm,QD18-8NA 額定檢測距離為 8mm),此時電壓應升至高電平(接近電源電壓,如 DC 22-24V),同時 PLC 輸入端子狀態變為 “ON"(如 S7-200 SMART 的 “I0.0" 指示燈亮);
重復測試:多次移動金屬物體靠近 / 遠離傳感器,觀察輸出信號是否切換穩定(無延遲、無誤觸發),確保檢測可靠性。
供電與負載匹配:
嚴禁超過額定電壓供電(DC 10-30V),若使用 DC 24V 電源,需確認電源輸出電流≥傳感器工作電流(通常≤30mA)+ 負載電流;
輸出端負載電流不得超過傳感器額定負載(通常≤200mA),若驅動大功率設備(如接觸器),需通過中間繼電器轉換(傳感器驅動繼電器線圈,繼電器觸點驅動大功率負載)。
電磁干擾防護:
傳感器線纜需與強電導線(如 AC 220V 動力線)分開布線,間距≥30cm,避免平行敷設(交叉敷設時需垂直交叉);
優先使用屏蔽線纜,將屏蔽層單端接地(推薦在 PLC 側接地,接地電阻≤4Ω),減少變頻器、電機等設備產生的電磁干擾。
安裝與環境適配:
接線后傳感器安裝需符合 “非埋入式" 要求(M18 螺紋外殼,檢測端不嵌入金屬安裝板,避免金屬屏蔽影響檢測距離);
潮濕、多粉塵環境需確保傳感器防護等級 IP67 有效(接線處用防水膠密封),避免水汽或粉塵進入內部損壞電路。
故障排查提示:
若通電后指示燈不亮:檢查電源正負極是否接反、電壓是否達標、線纜是否斷裂;
若檢測金屬時無輸出:檢查檢測距離是否超過 8mm、金屬物體是否為非導磁材質(如銅、鋁需縮短檢測距離)、PLC 輸入端子是否故障;
若輸出信號不穩定:檢查電磁干擾源、接線是否松動、下拉電阻是否匹配(NPN 輸出適配下拉電阻)。
QD18-8NA電感式接近開關參數直徑18MM常開NPN